Original
2016-10-28
Cynthia高晨曦
澳洲财经见闻
置顶《澳洲财经见闻》,随时获得最新澳洲财经资讯欢迎原创作者主动投稿点击文章底部“写留言”,分享您的犀利观点喜欢就分享出去,让原创充满你的朋友圈本篇共3878字|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
这是个不再拼四处抢钱,而是拼四处砸钱的时代。不少企业甚至已经陷入想砸钱却无处可砸的困境。在中国,随着政府去产能、调结构政策的加紧落实,加上产能过剩导致PPI(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)持续下滑,投资回报率随之下调,同时人力、环保和资金等成本仍然高涨,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低迷。 对此,不少中国企业把投资目标对准海外市场,尤其是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,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,大力鼓励企业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资本输出。
今年中国企业并购海外资产的速度首次超过美国买家。据彭博社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为止,今年中国在海外的并购交易规模高达2066亿美元,同比增长达212%。
解读中国海外交易
中国的海外交易一开始是以寻求原材料为主,主要是为了满足炼钢厂需求、支持工业生产并保持国家工厂的持续运转,这也就是当时所谓的旧经济体。 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,中国对海外并购的胃口也开始增长。
中国企业开始将焦点转向了国外品牌和科技,因为中国迫切需要过渡到消费驱动型经济,这里称之为新经济体。
上图显示的是新旧经济体下,中国每年海外并购交易的总规模,2016年,中国在海外的投资规模首次以2066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91亿美元。过去10年来,中国购买海外资产一共花了约7110亿美元。 随着中国在海外交易的爆炸式增长,中国所购买的公司类型也开始发生这转变。观察并购目标公司的行业种类,我们会发现这些变化显而易见。
2013年前中国的海外交易主要由国有企业所主导,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、加拿大的能源生产商和非洲的铜矿。其中超过一半的采购为能源和大宗商品企业。今天私营企业也开始争相跑到海外抢购资产,比如意大利足球队、美国电影制片厂和法国时装公司,与此同时,国有企业就比较偏好芯片制造商和农作物种植技术公司。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企业的口味变化,下图显示的中国对各个行业的年投资变化。中国最喜欢投资哪些国家呢?
下列图表显示的是2006年以来中国最喜欢投资的地区,每笔交易至少为1亿美元。
中国在世界各地都进行了大量的能源收购,在中亚、欧洲和南美完买了一些小型能源公司后,最大的一项交易要属2012年中海油以14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,这标志着中海油乃至中国企业完成在海外最大宗收购案。 近年来,中国开始购买更多消费型企业,2013年,双汇以47亿美元买下了全球最大肉企美国Smithfield Foods。今年,苏宁以8.21亿美元控股意大利足球队AC米兰。同时,中国也在不断注重对创新科技的投资,比如买下IBM服务业务和芯片设计商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等等。
近400亿美元中资海外收购受阻
在美国、澳大利亚以及最近在欧洲,也出现了一些抵触迹象。2015年年中以来,总计近400亿美元的中资收购计划受挫,多数是因为出于竞争和国家安全顾虑的更严格的审查。
据悉,截至目前为止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并购,这不禁引发了当地的担忧和警惕,德国联邦经济部部长、最大在野党社民党(SPD)主席、德国总理的副手Sigmar Gabriel就开始呼吁欧盟赶紧采取措施,修改法律,赋予欧盟成员国在指定情况下否决非欧盟资本收购本国企业的权力。 同时,周一一天之内,就有两起中资收购海外企业的案子遭遇审查危机。 第一起是:德国经济部撤回了对中国福建宏芯基金(FGC)收购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的“通行证”,并称将重新开始审查;第二起是:另一笔遭遇挫折的并购案是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的交易,这笔中国史上最大海外收购案预计将推迟到2017年一季度完成,两家公司正寻求欧盟监管机构的批准。 但此前中国国家电网在2012年收购南澳洲电力分销商、2013年收购维多利亚州的电力分销商、2015年又收购新南威尔士州的TransGrid电力公司,三笔收购都获得澳大利亚外资审查委员会批准,没有一项被认为不符合国家利益。
分析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澳大利亚国内新的政治因素有关,包括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保守派议员占据不少议席以及“恐外”心态在萌生。 除了澳大利亚国内政治因素影响外,另一方面也与澳大利亚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密切相关,包括澳大利亚如何看待中国崛起的心态调适问题。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日益扩大,中国在澳大利亚掀起一波波收购潮,投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,影响民众态度。
中国企业不透明的问题。从东道国的角度,中国企业自身透明度问题(包括融资和所有权信息披露缺陷)将使得海外投资面临更多监管和审查。例如,复星去年曾试图控股英国老牌私人银行KleinwortBenson,但因其资金缺乏透明度,未能通过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(FCA)和英国审慎监管局(PRA)的审查,导致交易最终流产。 如今,英国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中国投资者的审查力度。尤其是伴随英国新首相的上台,以及资产透明法案(TransparencyLaws)的实施,中国企业自身透明度问题将使得在英投资面临更多监管和审查。
尤其对于中国国企投资的所在国而言,最大的担心来源于投资背后的非商业因素,特别是当投资涉及所在国的战略性领域。为了证明中国国企的境外投资决定既不是基于政治原因,也不是出于企业决策者的个人私利,国企需要提供令人信服的、基于市场逻辑的理由。 另外,中国企业的一些不规范之处也令国外决策者关注。例如国企海外投资的腐败问题,使用资金的方式非常“任性”而不受约束等。
西方公司如果要收购一家重要的国有中国企业,或者哪怕是一家在限制性行业经营的私营企业,都是几乎没有机会争取到中国方面批准的。 由工业化国家组成的经合组织(OECD)在其编制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程度排名中,把中国列在59个国家中的倒数第二位。世界银行(World Bank)在其营商环境报告中把中国排在第84位,还不如沙特阿拉伯和乌克兰。 在行业层面,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不对称变得更加鲜明。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,中国的媒体、电信、法律和金融服务等行业要么完全不让外资涉足,要么实行严格限制。与此形成反差的是,西方的这些行业对收购几乎完全开放。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——比如大连万达这样一家具有深厚政府人脉的企业——能够买下标志性的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,而外国人被禁止收购相等的中国公司。同样,中国公司美的(Midea)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、德国最先进的企业之一库卡(Kuka)。但是,美国私募股权公司凯雷(Carlyle)收购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(XCMG)的企图被中国封杀。
中企出海之道
当前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像中国那样,拥有近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,随着中国式的“土豪”经济崛起,外国企业往往欲拒其“土”,却难拒其“豪”。
部分“走出去”的企业,为赚取更多利润,在环保问题、超时工作、偷税漏税上动了太多歪脑筋,导致在投资所在国常遭该国政府、民众诟病,对企业、对中国的形象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。 只有在投资所在国多尽社会责任,加上积极投入慈善事业,投资环境变得更好,企业才能做得更大。企业必须理解尽社会责任并不会减少财富,为善实质是有形地拿出去,无形地收回来。
另外,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,除了探索国际市场新需求之外,更应“常回家看看” 、“把根留住”,时刻留意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。即便是在海外市场打造的项目,目标人群也应当考虑更针对中国的消费者。“身在曹营,心在汉”的投资策略,并非不可取,相反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。
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,在把产业和资本输出海外的同时,应考虑如何与外国企业强强联合,将海外资金、海外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共同发展,创造多赢局面。请输入标题彭博社认为,虽然引起了全球贸易保护者的警惕和不安,中国在海外疯狂扫货的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人民币贬值压力。人民币的贬值将导致海外交易变得更加昂贵。随着美元的不断走强,人民币继续承压,这也促使更多中资企业希望在人民币还没有大幅贬值之前,购买更多海外资产。
对外投资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,与人民币从去年以来的持续贬值是分不开的。试想,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人民币升值的几年里,中国官方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对外投资增长,但是效果却非常差。原因就在于,在人民币升值中对外投资汇率风险很大,弄不好汇率损失将会吞噬所有利润。 去年以来,官方层面促进对外投资的政策并没有加码,而今年前9个月与9月份对外投资却呈现50%以上的增长。主要原因还是人民币贬值特别是9月份以来贬值速度加大使然。我们相信,10月份对外投资或将创今年新高。因为,10月份人民币出现今年第二波大贬值的情况。 从企业与资本动态看,外企撤离的中国声音此起彼伏,苹果加工企业,富士康,早些时候的阿迪、耐克等企业加工厂都搬到越南、印度等劳动力市场低廉的地区。
同时,企业与居民海外置业投资(重磅|2016中国家庭海外投资趋势报告(独家),全球性配置资产的欲望与行动都非常强烈。实体投资加资本外流,应该是中国前9个月对外投资大增的因素。 这种状况与外汇储备连续几个月下降是一致的。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连续两年下降,特别是去年汇改以后有加剧趋势。从绝对额看,外汇储备已经从2014年初的3.99万亿美元,下降到今天的3.1万亿美元。不到两年时间绝对额下降8000多亿美元,这种速度也是惊人的。 人民币适度贬值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,对于中国出口确实有较大促进作用。但须防止导致资本较大幅度外流现象。在人民币贬值通道下,中国国内流动性不会宽松,对股市楼市都是利空,投资者应注意投资风险。